洛特你当然不是傻瓜,那些中国人也不是,可是,他们见过记者吗”格兰特哂笑了一声,“能够知道有记者这种行业,我都为他们的学习能力而感到吃惊了。”
“永远不要小看那些家伙。那些家伙总做做出一些让人感到吃惊的事情。而且,你们没有发现吗那个金章郭从一开始看了你们的那些记者几下之后,就再也没理过他们,仿佛当他们是空气一样”
“本来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又不是在接受访问。那些记者的任务只是旁观和记录。”查拉克反驳道。
“如果只是这样,那些中国人为什么要求一定要记者在场你不觉得奇怪吗”夏洛特反问道。
“或许他们只是听说了记者的作用,想利用一下”查拉克猜道。
“想用记者做什么都只是那些中国人的事情,这跟我们无关。”格兰特摆了摆手,“我现在只想等着那些中国人被运过来,然后施行我们的计划。”
“这件事情要是被外界知道”夏洛特冷哼了一声:“你知道后果的。”
“你会出卖我吗”格兰特反问道。
“我没那么傻。”夏洛特没好气儿地答道。格兰特的计划很缺德,也很没有教养,甚至可以说是无耻,可他确实不能怎么样。谁叫他已经犯下了那么大的错他还希望格兰特的计划能够成功,到时候也分摊一点功劳呢。
“其实你就算出卖我也没有问题。”格兰特不在乎地一笑,“整个美国都在排斥华人,科罗拉多率先驱逐华人出境是在做出榜样,而且我们还是受害人所以,即便是那些人知道了我们的行为,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因为,我们做了他们想做却还没有做的事情。”
“说的不错。”夏洛特点头。没错,全美都在开始排华,有这么个大前提,他们就算做得过份,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整天鼓动大家去排斥甚至打压华人的,不就是那些报纸电台,还有他们的幕后老板们么所以,格兰特这么做根本就是有恃无恐。
“而且,我还刚刚接到了华盛顿的电报。”格兰特的脸上又露出了一点点得意的表情,“艾弗尔特先生催促我尽快地结束眼前的事情,还暗示我可以使用一些手段呵呵,你们知道这些话代表着什么吧”
“当然。”查拉克点了点头。
“艾弗尔特,国务卿”夏洛特虽然是丹佛市长,在科罗拉多也算是位高权重,不过显然还是有些惊讶于这个名字。
“没错。”格兰特再次点头,看向夏洛特的眼神也禁不住有些高傲起来。知道什么叫做州长了吧也知道州长和市长之间的差距了吧别看你以前嚣张,可咱们其实完全是两个层次。
“那我希望你能达到目的。”得意什么如果搞不好,或许那位国务卿到时候会第一个出面谴责你呢。夏洛特当然看得出州长和州务卿眼里的得意,心里不禁有些酸酸的。虽然是丹佛市长,可他知道,自己这辈子顶多也就是个州长,那还得运气超好,而格兰特却不同,这家伙现在就已经是州长了,而且年纪还跟他差不多,进步的空间很大。
“真希望那一天赶紧到来,再有一个中国人能一枪打烂你的那张脸,看你到时候怎么去竞选。”夏洛特暗暗诅咒。
“这件事情就算是闹破了天,外界也可能一点儿也不知情,甚至还可能永远地这么埋没下去。”
夏洛特猜测的没错,郭金章已经看出那些记者有问题。不过这也怪格兰特这些人的安排也确实是太没有见识和责任心了: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现象叫做穿越也就罢了,这么重大的一场谈判,事关五百多名白人民兵的生死,到场的记者居然没有一个发问的,他们都是哑巴都那么听话
不过这也在郭金章的预料之中。在定好这个计划的一开始,他就曾经努力地想象过科罗拉多州政府,甚至是美国政府会动用些什么样的招数来对付自己这伙人。说真的,无论是艾弗尔特,还是格兰特他们所能用的招数,包括控制新闻媒体,掐断所有消息传播的渠道这一招郭金章都有所预料。他毕竟是来自二十一世纪那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可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也依旧有强大的势力能够隐瞒一切,何况现在还是19世纪末郭金章早年还为此发过不少牢骚,更也曾愤愤不已,现在自然不可能忘记。
所以,他也压根儿没把希望放在那些所谓的记者们身上无冕之王哼,给你面子你才是无冕之王,不给你面子,你就得老老实实的给权贵们歌功颂德。说得再直白些,所谓的记者是无冕之王这句话,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当事人只是普通老百姓,或者不愿意与之计较的时候才能实现,不然的话,无冕之王也就只是一群渣。
不过,郭金章虽然料到了格兰特等人可能会耍鬼,却没有料到自己这边的人也压根儿没把什么记者之类的放在心上。
“早就料到了。你当初叫什么记者,我就觉得没用,现在果然没错吧”
“你们先前都说过,那些什么报纸电台的都在搅和咱们,说咱们华工的坏话,那些白人之怕以整天找咱们的麻烦,那些家伙有一半的功劳指望他们把这事情的真相给捅出去,那还不是作梦吗”
“嘿嘿,就算偶尔有点儿良心又管什么用官府,官府只要官府够黑心,够狠,你就算地方上的人全都死绝了,也能让消息传不出去一丁点儿。几个记者又管什么屁用”
众人你一言无一语,让郭金章很是无语。看来,不论古今,记者这个行业其实都不怎么招人待见至少在中国人眼里是这样的。
“金章,金章”
“六子”
“找着了,你猜的没错,真找着了。”。。
更多到,地址
第105106章即将到来的华工与战斗
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
105
杨任球是一名华工,广东籍,十几年前来到美国,同样也参予过太平洋铁路的修建,铁路建成之后,也跟无数的华工一样被迅速解雇,之后,流落到了莱克伍德。一座距离丹佛并不算远的城市。当然,跟他一起的也还有许多的华工,并且大多数都是老乡,跟丹佛所在的华工组成差不多。人数也有两百多人。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做工,相互帮助,顽强在在这个冷淡的国度里活着。
后来,美国的排华行动越发的明显,并最终成为一种常态,华工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差。人口较少,华工也较少的地方还好,华工们还有一小半的机会不会过得太艰辛,可人口一多,各种消息、各种情绪一传播,一影响,华工们几乎百分百的就会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