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5(2/2)

父皇象天神一样高高在上,明察秋毫,一切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自己想做什么,他一定知道,只惩办一个王振强,那是他在警告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玩火。

同样的道理,这件事是老三啜叨的,父皇一定也会知道,老三你先不要高兴的太早,有你哭的时候想到那个阴险之极的弟弟,太子的面色忽然狰狞起来。

韩相已经没资格在太子身边伺候了,被表兄黄子华赶出了詹事府,如今太子最信任的就是黄子华,若不是他听到风声紧急赶回,力排众议强行制止了一切,那可就真完了。

太子对黄子华感激涕零,溢于言表,情不自禁道:“子华,他日孤若登基,你就是左相的不二人选”

黄子华肃然下拜:“殿下,此事功劳不在臣,要谢的话,殿下应该感谢另外一个人。”

“谁孤要重用他”太子眉毛一挑,大感兴趣。

“元封。”

“他”太子的眉毛竖了起来,大感意外,“这厮不是被老三收买了吗。”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段时间元封确实和三殿下方面过从甚密,但这是臣授意的。”

“哦到底怎么回事”

黄子华左右看了一下,仆从早被斥退了,室内只有太子和自己两人。

“说来话长,殿下听臣慢慢道来。”

原来元封早已和黄子华达成谅解,表面上倒向安国郡王府,实际上投靠东宫,沐英和三皇子的一切言行元封都密报给黄子华,事发前晚,元封和三皇子他们喝了血酒之后就去找黄子华,偏巧黄大人歇假回家,元封硬是马不停蹄追了一夜才追上,黄子华多机警的人,立刻察觉到这是一招引蛇出洞的毒计,这才赶回力挽狂澜。

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太子恍然大悟,感慨道:“此人真乃忠臣良将啊,孤错怪他了。”

封建时代437故纸堆

这场闹剧几乎没有胜利者,东宫方面在军中的重要人物被拔掉,安国郡王付出的代价更大,勒令在家面壁思过,中书省协理政务的差事也丢了,事发之后沐英挂印出逃,从此浪迹江湖,锦衣卫由于监督不力,也受到皇上责罚。

唯一受益的人是元封,太子心存感激,赏了他一个詹事府六品洗马的闲职,虽然品级不高,又没有实权,但毕竟是正经官身,和陕甘总督随员的身份相比,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自始至终元封都在和三皇子虚以委蛇,三皇子本性奸诈,擅使计谋,故意做出豪爽大度,礼贤下士的样子来,其实更加令人反感和警觉,和这样的人来往,早晚被他卖了,反不如太子那样胆小怯懦,畏首畏尾的人好相处,再说了,太子毕竟是储君,从他身上能得到的好处大多了。

三皇子要在清明节发难,还拿出一套完美的方案来忽悠元封,在这个方案里,元封和李明赢负责进攻詹事府,好一招一石二鸟的计策,元封本来也是打算通报黄子华,劝谏太子后发制人,等皇帝遇刺之后再出手,总之闹得越乱越好。

那天元封和沐英他们歃血为盟之后便去找了柳迎儿,本想提醒她两位皇子即将火并,小心兵灾祸害,哪知道反被柳迎儿一番话劝服,清明期间军队调防频繁,种种异动表明皇帝早有防范,这个时候发难,不是往枪口上撞么。

元封恍然大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背后还藏着猎人,这猎人就是皇帝,皇子们谁也算计不过他,于是他赶紧连夜找到黄子华将事情叙述一遍,黄子华多么聪明的人,立刻意识到其中的危险,飞马赶回劝阻了太子,并且及时作了善后,这才避过一场灾祸。

通过这个事件,元封也清楚了皇帝的手段,心思缜密,手段狠毒,统治固若金汤,不过他也有一个弱点,那就是虎毒不食子,皇子们闹得再过分也只是略施薄惩而已。

如今元封已经是太子殿下的近臣,有了共同的敌人,以往的误会和恩怨全都一笔勾销,元封也将自己的来历统统告诉了太子。

温彦调职以后,甘肃各方势力大洗盘,官吏、豪族、军队势力如同蛛网般复杂,谁也占不了上风,范良臣捉住机会笼络人才,巩固实力,又趁着西凉军入侵的时机把不服从自己的官吏全都换了一遍。

范良臣是巡商道出身,和商贾们关系密切,元封早年是垄断西北盐铁茶马的枭雄,双方合力整合了西北的势力,基本算是站住了脚,唯一担心的是朝廷换人太过频繁,陕甘总督如同走马灯一般的轮换,范良臣崛起太快,朝中毫无根基,只想在西北巩固自己的势力,所以才派元封进京。

范良臣想在朝中找靠山,太子想在封疆大吏中找支持者,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再加上双方都受过三皇子奸计的陷害,更加有共同语言,太子欣慰之下,问元封想当什么官,元封表示在詹事府中谋个闲差便可。

詹事府的官吏任免不需要经过吏部,只要事后补个档案便可,上回罗天强死后,洗马的位置还空着,正好让元封出任。

司经局掌管东宫图书典籍公文等物,相当于图书馆管理员,标准的闲职,但却正对元封的胃口,探究二十年前那桩公案实在是太难了,当年的人和事毫无轨迹可以查询,而东宫司经局中储存的档案资料比较完整,或许能从中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司经局储藏的档案图书浩如烟海,从大周朝建立以来,朝议的记录,中书省的公文,六部的奏报,以及地方奏折,以及前朝时期的各种陈年档案资料都储存在这里,司经局实际上相当于朝廷的档案局,隶属于詹事府是因为想让太子可以随时调阅这些资料,从中学习如何为帝。

那些陈年老档案,太子才没心思看呢,平时也无人调阅,只是每年梅雨季节的时候从堆积如山的藤条箱子里拿出来晒一下而已,谁也不把这些破烂书卷当回事。

由于藏书太多,司经局单门独院,并不在詹事府内,平时也就是十几个小吏看管着这些图书经卷,每日打扫一番,防止鼠咬虫蛀而已,詹事府的官儿也懒得过来查看。

这天上午,司经局前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