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过医学院。”
萧若尘耸了耸肩。
林洋挑了挑眉,进一步追问,“那是家传的医术,中医世家?”
没有学院背景,却被吴升荣如此推崇。
他猜测,萧若尘多半是家里有点传承。
然而,萧若尘再次摇头。
“也不是,半路出家吧。”
半路出家?
林洋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
原来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
既非科班出身,又非家学渊源。
那他凭什么能坐在这里?
林洋心中那点因为史雪儿对萧若尘表示好感而产生的不快,也变成了十足的鄙夷。
“恕我直言,这大夏中医峰会,汇聚的都是各地的名家国手,讨论的也都是极为精深的医理。”
林洋毫不客气道:“你既然是半路出家,基础可能相对薄弱一些。这种场合可能不太适合,不如还是多回家看看基础医书,打好根基比较重要。”
萧若尘不咸不淡道:“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才有限,真正的医道,未必只在书本和课堂。”
林洋涨红了脸。
这不就是在讽刺他么?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范海,深深地看了萧若尘一眼。
吴升荣对这个年轻人推崇备至,本来,他也想看看对方有何过人之处。
但这年轻人言语之间,太过锐利。
再怎么说,林洋也是他的亲传弟子。
即便水平有待提高,也轮不到一个外人来说。
就在这时,主席台上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五位穿着素色长衫、气度不凡的老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评委席落座。
他们正是此次峰会的评委,来自太医院的核心大医!
为首一人,正是太医院的副院长杨思明。
杨思明没有过多的客套,举着话筒到:“各位同道,欢迎来到临安,参加此次大夏中医峰会。”
“我等医者,以治病救人为本,时间宝贵,多余的话便不说了。”
“我宣布,峰会交流正式开始!”
立刻就有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将一份份密封好的文件,分发到了在场的每一个代表队手中。
萧若尘也拿到了一份。
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张详细的病案记录。
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一个病人的基本信息。
性别女,年龄四十二岁,职业教师。
然后是详细的症状描述: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食欲不振,多梦易醒,伴有胃脘胀痛,嗳气频作。
舌质淡红,苔薄白微腻,脉象弦细等等……
各种检查数据、既往病史等也都一一列出,信息极为详尽。
杨思明再次开口,“第一个案例,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信息已尽数列出。”
“请各代表队根据病案,给出诊断,并拟定相应的治则与方药。限时,二十分钟!”
江北代表队这边。
林洋很想在师父和众人面前表现一番,拿到病案后,兴致勃勃地仔细研读起来。
没过几分钟,他就有了结论。
“师父,吴老,我看过了。”
“根据脉象弦细,以及病人情绪低落、时常叹息、胸闷气短等症状来看,病根应该在于思虑过度,情志不舒,导致心气郁结,这是心病。”
林洋说的十分肯定,“心病及脾胃,心气郁结则影响脾胃运化,故而食欲不振,这便是胃气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