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平得知《环太平洋》首日票房竟然突破到1.05亿之后,心情是非常难受的。
他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办公室里,一言不发的给自己倒酒,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着。
苦酒入喉心作疼.jpg!
“凭什么他能搞得那么厉害?不就是模仿好莱坞吗?为什么一谋的电影没人看了呢?”
这次首日破亿,国内电影市场群星文化已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群星更是成功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而老谋子的电影在前几天直接落幕,完全比不过了。
想到国内惨淡市场,张伟平脑子又想到海外的电影市场。
之前的时候,张伟平还可以拿海外市场群星文化出不了手为理由,暗搓搓的安慰自己的强大。老谋子更是获奖电影的门面担当。
但就怕货比货啊!
就在刚才,他从新闻上看到了官方对群星的成绩肯定。
他这才知道群星居然如此强大了!
这几年来,群星文化在海外表现十分抢眼。
比如投资了《飓风营救》、《寂静岭》、《第九区》、《触不可及》等一系列电影,在海外都取得了非常亮眼的票房成绩。参与了大量特效电影制作!
对了,主投的电影都具备拍摄续集的潜力。
张伟平自认为自己是圈内的消息灵通的人士,对群星文化在海外的布局和成绩有所了解。
之前各种行业会议上,领导也曾多次提及群星文化,表扬王也在文化输出方面做出的贡献。
但他只是单纯的认为群星文化也就是那几部电影。
鬼知道王也居然那么猛,早就暗搓搓的跟好莱坞,不,应该是法兰西那边合作了呢。
他在圈子里厮混了十多年,新画面也算是大牌公司了,但公司就有一个张一谋台柱子。
其他人根本上不到台面。
更可恶的,是张一谋面临被挖墙脚的风险。
这一切都是王也的错。
“该死的混蛋!卫生老想着挖老子的导演!”
张伟平越想越气,越想越不甘心。
然后咒骂起了王也!
凭什么一个小年轻能够随便按照好莱坞的方式拍电影就能越来越厉害?
“要不要也让张一谋去拍摄一部科幻片?”
张伟平又喝了一杯酒,他心里清楚,张一谋的才华强项是画面,故事性并不强,而且他太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摄了。
如果自己能够精心策划,认真打磨剧本,或许也能拍出一部能够与《环太平洋》抗衡的科幻大片?
张伟平心情烦躁了。
张一谋的家中。
张伟平心心念的摇钱树张一谋听到《环太平洋》首日票房破亿的消息后,不由的多喝了两口白开水。
张一谋并没有像张伟平那样气急败坏,而是仔细回味王也的环太平洋电影,随后满脸唏嘘。
“或许,我根本不适合科幻电影!”
张一谋给自己做出了总结。
之前的时候他们聚会过,张一谋自认为自己是个传统学院派教导出来的导演,对镜头和画面非常具备敏感性。但是在故事核心创作略微薄弱。
王也的风格则比较有创造力,想象力。风格也比较多变。
甚至到现在为止,张一谋都没有摸索清楚王也的主要镜头风格。
他也只能归纳与对方是个超级强大的创作者这一终极猜测。
张一谋思考了一下,随后给王也发去了条简短祝福信息,祝贺他的《环太平洋》首日票房大卖。
王也很快回了电话,热情邀请张一谋一起讨论一部叫做《海边的故事》的电影剧本。
“师弟,你说的那个故事听上去很有意思啊?”
“对的,张师兄,我给你详细说一下啊……”
张一谋仔细倾听故事,对王也说的故事产生浓厚兴趣。
不过没一会,他就纠结了起来。
一年多前,王也跟陈诗人达成合作,他远赴海外,准备拍摄电影《绿皮书》的事情。
陈诗人在国内的导演履历十分辉煌,但在好莱坞却不太被认可。
再加上他本身性格比较执拗,在海外筹备电影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挫折,但他又碍于面子,不愿意向国内的朋友求助。
这导致《绿皮书》的筹备工作进展缓慢,拍摄进度也一再延期,电影成本更是超出了预算,让陈诗人感到十分头疼。
而他张一谋则因为老搭档的原因,都快要筹备的小偷家族硬生生的给干没了。
这次三枪拍案惊奇出现了一场,张一谋跟张伟平的矛盾是越来越大了。
“师兄,还在吗?”
“在的,我在等!”张一谋抓着茶杯,抿着嘴唇:“王也,你的故事非常好,比小偷家族还要好,很触动我的心灵。但我需要考虑一下!我等下和伟平说一下,要不然他会不高兴的。”
“师兄,张伟平是你兄弟,应该也不想看到你去创作不喜欢的故事吧?”
张一谋挠了挠头:“我跟他说一下吧,伟平性子很好的,也很好说话!”
两人结束了通话,张一谋便瘫到沙发上。
他的脑袋放空,想着如何与张伟平说。
“爸爸,该吃饭啦!”
“哦,来了!”
张一谋连忙起身,然后接过孩子递过来的碗筷,开始吃了起来。
“老谋子,想什么呢?米饭都戳到脸上了!”
“没!没什么!”
……
另一边,王也结束了张一谋的通话。
“对方应该意动了,这墙角也算是挖出来几块砖头了!”
“什么墙角太难挖了?你跟我说说,我对女人特别理解,我帮你挖挖墙角。”一直跟王也坐一块的景恬笑着问询。
“可老谋子是男人啊!”
“哦哦~我还以为老谋子是女人呢!”王也通话的时候,没有避忌景恬。
她亲眼看到,听到王也聊天的是老谋子,但还是这么打趣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