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儿子将来会如何,那都是他陈牧的血脉。
虎父无犬子,即便那个兔崽子真是个犬子,那也是自己的崽。
血浓于水,骨肉至亲,这是无法割舍的羁绊。
身为父亲,自然要为自己孩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天。
当然了,某些极端情况下。陈牧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带家人逃离太阳系,寻找一片所谓的世外桃源。
一个没有纷争,没有战火,没有尔虞我诈的理想之地。
然而,这个念头仅仅是一闪而过,便被陈牧自己否定了。
宇宙浩瀚无垠,文明种族更是数不胜数。如同过江之鲫,恒河沙数,宇宙中又哪有什么真正的世外桃源呢?
从发现星盟,再到发现星海议会,陈牧确认宇宙文明的本质就是残酷丛林法则。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宇宙中或许有偏安一隅,与世无争的文明,但那也只是暂时的,一旦这些文明被更强大的文明发现。
等待他们的,只有被吞噬,被奴役,甚至被彻底抹杀的命运。
人类即便侥幸找到一个看似平静祥和的星系,或许就容易遭遇一些敌对文明的袭击,被扣上侵略者的帽子。
然后遭受无情的打击和驱逐,甚至是毁灭。
宇宙的生存环境,远比想象的更加恶劣残酷。
太阳系在星盟的眼中只是一个偏僻落后,资源匮乏的贫瘠之地。
但在陈牧的心中,在所有人类的心中。是大家故乡,是大家的家园,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梦想的起点。
不到万不得已,陈牧绝不愿轻易放弃太阳系,绝不愿失去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人类的大多数也大致都是如此?
故土难离,乡愁难解啊!
短暂的休整过后,陈牧将心中的杂念暂时放下,随后重新投入到紧张而忙碌工作中。
陈牧先前往纳米核心生产线。
纳米生产线现在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只有稳定高效地运转,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庞大战争机器输送着动力。
陈牧踏入基地大门,目光所视支出,是规模宏大到令人震撼的生产空间,淡白色的金属色泽充斥着每一寸角落,个体仿佛置身于钢铁巨兽肚子里。
空间内并非空无一人,无数机器人在人类工程师的操控下忙碌着。
不过人类的身影显得极为稀少,与数量庞大的各类机器人相比,更是如此。
若是有战锤世界的机油老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大肆吐槽异端,居然敢让那么多的憎恶智能充当生产线工人。
但人类没办法啊!
人类可不是战锤世界的人类,掌控百万颗世界,人类现在的人口也就一百多亿,高级工程师更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陈牧默默的注视着分工明确的机器人工作的话。
它们动作精确而高效,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将那些无法用纳米技术直接制造,但又至关重要的材料,如高密度精金,简并态物质组合起来。
随后,如同流动的水银一般的纳米机器人集群涌动而来,它们按固定的蓝图程序,贪婪地将早就预先准备好的耗材,以及被分解成细微颗粒的大量材料进行重塑。
人类肉眼无法企及的微观世界里,壮观无比的物质重塑正在上演——恐怖的高温下,合金材料坚持不了多久就被液化,成为滚烫的溶液,纳米机器人集群将活泼的材料重新组合。
难以想象的高温,对于人类而言是致命的,但纳米机器人却能从获得高效率的能源。
银色纳米流淌覆盖中,各式各样的精密零部件如被赋予生命力般,迅速地生长出来。
人类肉眼看去,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仿佛出自造物主之手。
可惜纳米生产线并非是无所不能的造物神器,它也存在着技术闪现和局限性。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纳米生产线最多只能实现核聚变反应堆材料的批量制造,距离更高阶的创造,如直接制造出完整的战舰,仍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即便如此,这些年来,陈牧也从未停止过对纳米机器人技术的投入和发展,持之以恒地扩大纳米机器人的生产规模。
日积月累中,如今人类靠着纳米机器人的生产效率,已经达到之前十年前一百倍的产能增幅。
惊人的生产力提升,直接反映在战舰的建造速度上。
现在的人类已拥有年产七十艘第四代主力战舰的恐怖能力。
若是降低标准,生产第三代战舰,年产量可以轻松达到五百艘,而若是仅仅生产第一代战舰,甚至可以年产一千艘之多。
至于那些批量生产的消耗型战舰,例如武装驳船,运输舰,采矿船等,只要资源供应充足,人类更是能够一年生产五千艘以上。
但专业人士都心知肚明,数量庞大的低级战舰不过是聊胜于无的炮灰。
低技术含量的战舰速度缓慢,续航能力差,装甲薄弱,火力不足。
一旦在战场上遭遇星盟的三级战舰,就如同活靶子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唯有那些倾注了人类最高科技结晶,精心打造的顶级战舰才有可能与星盟的战舰一较高下,争取渺茫的机会。
尽管星盟与人类之间的硬实力差距,如同天堑一般难以逾越,人类也是有机会的。根据情报部门竭尽全力收集到的零星线索显示,星盟所掌控的战舰,其常规航行速度似乎并不快。
他们星际远航的主要方式严重依赖于时空虫洞进行跨星系的瞬间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