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9章 第七〇七章 探访明州(1/2)

金陵的士子聚会后,夜色沉沉,一群年轻秀才却无心安睡。

「王纶的话……说得没错啊。」阮良玉长长叹了口气,抚着胡须,眉头紧锁,「我们要是还抱着四书五经不放,等十年后,朝中遍布明教新养的『新秀才』,咱们这些老秀才,怕是要沦为笑柄了。」

「可不是?」赵庭筠也忧心忡忡,「我以前总觉得,只要考过了进士,就能凭着诗书文章立足朝堂,哪怕不能入相,也能做个清贵的京官,这不就是宋朝几百年来的老路吗?可现在看看,明教这帮人根本不按规矩来!」

「什么四民之序,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方梦华压根不信这套。」

「不信这套?她是要换一套!」

这句话说得所有人都心头一震。

过去,他们一直以为,明教对士人不够尊重,是因为他们出身草莽,不懂士大夫的价值。然而今日才明白——明教并不是不懂,而是根本不打算依赖旧士人!

若是如此,他们这些人……还能有什么前途?

「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

年轻一辈的秀才陆宏毅突然站起身,语气坚定:「我要去明州一趟!」

「去明州?做什么?」赵庭筠惊道。

「去买书!」陆宏毅咬牙道,「去看看明州的算学、物理到底是什么东西!总不能让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孩子,甚至是蹲着尿尿的女娃娃,都学会了,咱们这些科举出身的还一头雾水吧?」

众人一怔,旋即陷入沉思。

是啊,明教现在不废科举,但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新知识阶层了。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学、中学,甚至在玄武湖边建起了金陵大学、明华大学。十年后,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将是明教提拔的官员、学者,甚至军师,而他们这些传统士人,还能靠什么竞争?

难道真要等十年后,看着这些新秀才在朝堂上指点江山,而他们只能靠祖宗的门荫在地方做个芝麻小官?

「不行,我也得去!」阮良玉当即决定,「我们不能再等了!趁现在还来得及,先去看看,至少得知道他们学的都是什么!」

「对,我也去!」

「还有我!」

一时间,众人热血沸腾。

这些人,都是金陵最聪明的一群士人,早已嗅到了时代变革的气息。他们心中明白,若是再不行动,等新学科的士人一代崛起,他们这些人将再无机会与之竞争!

去明州!去看新学!

这不仅是一次求知之旅,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前途的自我救赎。

初冬的晨曦透过薄雾,洒在金陵城东门前。

一群年轻士子整装待发,虽然仍穿着宋朝士人的儒衫,但每个人的行囊里都多带了一本《九章算术》或者《周髀算经》,甚至还有人偷偷揣着几卷关于阴阳五行的秘笈,试图将这些传统学问与明教的新学科「数理化」做比较。

「我们这是去长见识的,可不是去投降魔教!」临行前,带队的明州士子王伯庠又强调了一句。

「那当然!」王子实点头,「只是听闻明州的学堂,连女子都能学算学、物理,这未免太荒唐。我们科举出身,怎么可能学不会?」

众人默然,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他们虽然读了不少经史子集,可对于「算学」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九章算术》的割圜、勾股之术,至于「物理」……那是什么?这个词本来就不在四书五经里,怕不是方梦华杜撰的新名词。

「无论如何,先弄到书来看看再说。」王伯庠低声道,「若是发现不过尔尔,咱们就回金陵,揭穿魔教装神弄鬼的把戏。」

一行人快步踏上东去的道路。

几日后,这些金陵士子来到了明州。

与金陵的古朴庄重不同,明州城虽然历史悠久,却处处透着一股新的气象——定海码头比金陵更繁华,停泊的多是远洋大船,甚至能见到几个金发碧眼的胡商在市场里与明州人讨价还价。

入夜,寒风微飒,王伯庠率领一众金陵书生,行至明州郭外。此行既是学业之求,也是返乡探望,稍作停留于慈溪县王家大院。大院门庭依旧,却比往昔更显富丽堂皇,彷佛昔日摊丁入亩的打击没发生过。

王伯庠带着一行书生来到王家大院,心里说不清是紧张还是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