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6章 扫荡东岸(1/2)

洪州城破,刘家军大溃败,郦琼弃军逃往奉新,数万残兵沦为鸟兽散。石生冷然下令:「一个不留!」

明教西路军沿赣江东岸一路追剿,士兵手中兵刃未干,心中怒火未熄。洪州城内尸骨未寒,无数百姓被贩奴的景象深深刻在将士脑海,刘家军已不配为人,亦无资格苟活。

刘家军溃散后,大多聚成百余人一队,四处逃亡,或潜入民间,或流窜乡间抢掠补给。然而,他们终究是被驱赶的败犬,逃得越久,便越显狼狈。

石生遣出斥候,日夜搜索,凡发现逃兵踪迹,立即通报主力围剿。从洪州到丰城沿途,刘家军溃兵一遇明军,皆无一幸免。

在进贤县东的山道上,数百刘家军溃兵试图依靠树林掩护潜行,却被缪罗的第四师拦截。逃兵本想顽抗,然而明教军未等对方列阵,便直接放箭,以步弓、弩箭覆盖射杀,转瞬间尸横遍野。

在丰城县南的河滩,倪从庆的近卫团截住了两千余刘家军残部。这些兵痞意图顺赣江潜逃至筠州(高安)方向,却低估了明军的决心与行动力。倪从庆下令,步兵排成横阵,弓弩手在后压阵,发动包抄之势。

「我等愿降!」败兵之中,有人丢盔弃甲,高举双手。

「刘家狗不配投降!」倪从庆冷哼,挥手令弩手发射。箭雨落下,河滩上再无活口,江水被鲜血染红。

在连续数日追剿后,明军接到急报——丰城义军首领潘逵正遭刘家军围攻!

石生当即调转兵锋,全军日夜兼程赶往丰城。

潘逵本是丰城当地乡绅,刘家军南逃后,当地百姓不堪骚扰,纷纷聚集起来组建义军,推潘逵为首,试图抵御逃兵的劫掠。然而,刘家军残部人数仍占优势,义军困守城中,命悬一线。

当明军逼近丰城时,城外已燃起烽火,刘家军正准备发动总攻。然而,他们还未察觉死神已临近。

夜幕下,明教军迅速分兵——缪罗率第四师绕后截击,倪从庆的近卫团则正面强袭。

「杀!」

随着一声令下,明教军如猛虎下山,从黑暗中撕裂刘家军的防线。这些败兵还未反应过来,便陷入两面夹击的绞杀。刀光剑影中,刘家军节节败退,哭喊求饶,却无人理会。

当天亮时,刘家军的尸首已铺满丰城城外的田野,无一生还。

潘逵带领义军出城迎接,见到满地尸骸,仍心有余悸。他向石生深深作揖:「若非石敢当长老相救,丰城恐怕要遭劫了……」

石生却冷声道:「这笔帐还未算完,我等还要北上,救回被卖作奴隶的百姓!」

潘逵闻言,双目一亮,当即跪地:「愿率丰城义军,追随明教讨贼!」

此时东南方向几百里外,建昌军(南城县)城门大开,明教的赤焰军旗在晨风中翻卷,犹如一团燃烧的火焰,映照着满城的沉寂。

叶浓策马缓缓入城,身后的明教南路军第九师井然有序地进入,却未闻掳掠之声,亦无兵卒擅取民宅。沿街的百姓或躲在门内探视,或跪伏街头,神情惶恐却又带着一丝难掩的复杂。

这支军队,并未如金人那般焚城杀掠,反而守军刚开门便自动停兵。

然而当叶浓走入府衙,看到堂上悬挂的白绢与尸身时,眼中怒意微微闪过,最终叹息一声,翻身下马。

蔡延世,一名坚守建昌的宋朝知军,并未如完颜拔离速攻城时那般浴血奋战,而是在大势已去后选择开城,以保百姓不受战火蹂躏。可是,他终究还是选择了以死殉国。

「……宋朝不值得。」叶浓低声道,眼中流露一抹悲悯与不忍。

他缓步上前,望着这位已然气绝的老将,目光扫过桌案上的遗书——

「敌军入城,吾无力再战,惟愿黎庶得安。城池失守,乃吾之罪,既不能战死疆场,亦无颜苟活于世……」

字字带血,沉重如铅。

叶浓心中五味杂陈。他虽为宋军叛将,征战多年,却并非嗜杀之人。蔡延世这等忠臣,若非生于宋朝,或许仍能为民请命、守土有责。可如今,这个腐朽的朝廷却让他们在大势之下只能选择死路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