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大地,群山苍茫,玉田县北的深山中,一处天然形成的谷地被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营地。篝火点点,营地内集结了数千名手持长枪大刀的壮士。他们多是附近的山民、渔夫、逃亡的农奴,还有一些辽兵旧部。
山风呼啸,却掩不住众人的怒吼与誓言。他们的首领,是一个五十出头、身形壮硕的汉子,正是辽国旧时的蓟州巡检使杨浩。他身披简陋的铁甲,腰间悬着一柄钝刀,满脸风霜,却目光炯炯。
站在杨浩身旁的,是智和禅师,一个披着灰袍的僧人。他双手合十,目光沉稳,如同看透世间苦难。智和禅师本是燕京一带佛教名僧,金国入侵后,他目睹百姓受苦,毅然揭竿而起,召集四方信徒参与抗金。
杨浩看着谷地中集结的人马,转身对智和禅师道:「大师,如今我们已有万余人,但兵器匮乏,粮草不足,难以久守,更遑论反攻。」
智和禅师合掌轻颂一声佛号,沉声道:「杨施主,无需焦虑。我们聚众起义,已是幽燕百姓的希望。只要义旗不倒,更多的人会加入我们。至于粮草兵器,山中自有办法解决,必要时还可从金军手中夺取。」
杨浩点头:「大师所言极是。只是金人凶狠,攻势迅猛,我们恐怕难以正面对抗。」
智和禅师抬眼看向远处巍峨的群山,目光笃定:「以山为屏,以民为盾,聚则成军,散则成民。我们虽处敌后,但幽燕之地民心未死。金人想要彻底控制此地,绝无可能。」
当夜,杨浩召集部下开会,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一名壮年汉子站起说道:「杨大当家,附近的玉田县城金兵不多,只有一小队守军,武器库里却存着不少兵甲。如果我们能夺下县城,不但可以扩充兵器,还能招募更多的百姓加入。」
另一名白须老人摇头道:「此计虽好,但城池攻打不易,若我们暴露行踪,金兵大队来袭,山寨便难以保全。」
智和禅师沉吟片刻,开口道:「施主们莫急。贫僧以为,此时不宜急攻县城,不如先从周边的小型据点下手。散兵游勇的金军是我们的目标,既能削弱敌军,也能壮大己方力量。」
杨浩点头:「大师所言有理。传令下去,明日分兵三路,夜袭附近的几个金军据点。务必迅速行动,不能久战,得手后立刻撤回山中。」
众人领命而去,篝火映照下,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战意。
次日夜,幽燕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杨浩亲率一队义军,突袭了玉田县城外的一处金军巡逻营地。他们用长矛削破帐篷,用火把点燃粮草,混乱中将金兵斩杀殆尽,缴获了一批盔甲与刀枪。
另一队由智和禅师率领,潜入一座金人旗庄,将庄头及几名奴隶主杖杀,解救了数百名被奴役的汉人,并将他们带回了山寨。这些新加入的义军虽然尚未经过训练,但他们手中的锄头和镰刀,如今都成了抗金的武器。
三路义军均有斩获,返回时带回的不仅是粮草与兵器,还有士气的提升和对金兵的震慑。
数日后,杨浩站在山寨中央,望着新加入的数千义军,心中豪情万丈。他高声道:「兄弟们,我们都是大辽百姓,今日因金人暴政而聚义!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怕牺牲,定能将金贼赶出幽燕!」
「赶走金贼!」「夺回家园!」众人高呼,声震山谷。
智和禅师静静站在一旁,合掌低念:「阿弥陀佛,众生平等,自在解脱。但今日,为百姓而战,为正道而行,亦是我佛慈悲。」
随着义军的壮大,杨浩和智和禅师的名声迅速传遍了幽燕地区。更多的百姓逃离旗庄,前往玉田山中投奔义军。坐镇燕京的完颜斜也开始意识到,这片曾经属于辽国的土地,已然成了抗金的燎原之火。
而杨浩与智和禅师的玉田山寨,成为了这片烽火中的一个重要据点,等待着与其他起义军联络,汇聚成一股席卷金兵的滔天洪流。
而不远处易州西北的群山间,松涛阵阵,山风呼啸。一处被密林掩映的山谷里,搭建起简陋的营寨,插着几面用碎布拼成的义旗。数千青年壮士正在山中操练,他们动作不够整齐,武器也多是从农具和猎具改造而来,但眼中燃烧着坚定的斗志。
山寨中央,一个身材瘦削、眉宇间透着果敢之气的年轻人正站在一块高石上,注视着山下的演练。这青年名叫刘里忙,年仅十八岁,却已成为易州一带反抗金人的义军首领。
刘里忙本是易州山村中一名普通农家子弟,家人世代务农,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五年前金兵南下幽燕,他的父母兄弟惨死于金人的劫掠之中,村庄也被烧为废墟。侥幸逃入山中的十三岁的少年,在残酷的生存中学会了猎杀和战斗。
「要活下去,就得反抗。」这是他从悲剧中领悟的唯一道理。
近年,随着原宋朝的河北大地跑马圈地跟幽燕连成一片,金国的统治越发残暴,尤其是在幽燕一带,对汉人进行严酷的奴役和剥削。刘里忙看着身边的山民和逃亡者越来越多,最终决定揭竿而起。他占据山岭,率领众人袭击金兵哨所、截获粮草,渐渐有了声望。
至此,刘里忙的队伍已发展到万人之众,成为易州附近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营寨中,刘里忙正在召集各路头领议事。
「今日操练如何?」他问道,目光扫过众人。
一个壮汉答道:「大当家,如今我们的人马虽多,但多是些农夫和猎人,能使刀枪的还不到三成,怕是敌不过金兵的铁甲骑队。」
另一个年长些的头领附和道:「况且我们缺少好武器,多半人还在用锄头和木棍。若金兵来攻,只怕难以持久。」
刘里忙点点头:「这些我都知道。但我们不是没有办法。」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木棍指着山下的几处金兵据点:「金兵虽然强,但分散各地,他们的旗庄和小型兵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以小股部队出击,夺他们的武器,断他们的粮道,不与他们硬碰硬。」
众人点头称是,士气渐渐高涨。
当夜,刘里忙亲率五百义军,突袭易州附近的一处金兵营地。那营地位于山脚,只驻扎了三十多名金兵,虽然防守严密,但人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