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皇室颜面何存?”
“天下人又该如何议论?”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陛下,安宁那丫头的心思,您还看不出来吗?”
“她早就对叶云倾心了,否则怎会如此大胆,不顾一切跟着他跑到那兵荒马乱的草原上去冒险?”
“这丫头性子看似娇憨乖巧,实则刚烈得很。”
“若强行拆散,或者将她另许他人,只怕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她抬眼看向宣帝,言辞恳切。
“再者说,叶云如今他手握重兵,又即将成为大宛实际的主人,谁还敢拿他过去的身份说事?”
“赐婚安宁,既是安抚叶云,也是成全女儿,更是将他与我大宁皇室牢牢绑在一起,亲上加亲!”
皇后这番话,表面上是为了女儿的幸福和国家的稳定,情真意切。
但她内心深处,却藏着为大皇子李源铺路的深沉算计。
在她看来,只要能将叶云这柄最锋利的剑牢牢攥回大宁,助李源登上太子之位,牺牲女儿的终身幸福,又算得了什么?
与江山社稷相比,个人的情爱终究是太渺小了。
至于叶云会不会感激,会不会真心辅佐,那是将来的事。
先把人骗回来再说。
宣帝犹豫不决,始终下不了决心。
“此事再议,朕要好好想想!”
……
宫殿龙案前,一封封奏报堆积如山。
宣帝揉了揉眉心,疲惫地挥退了内侍,独自枯坐着。
皇后提出的封王赐婚之策,看似稳妥,实则风险极大。
他需要时间,仔细权衡。
然而,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般,迅速传遍后宫。
很快,柔妃便款款而来,盈盈下拜:“陛下,臣妾听闻皇后娘娘进言,要封叶云为王,还打算将安宁许配给他,可是真的?”
宣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柔妃娇媚的脸庞,心里清楚她是为了二皇子李泽而来:“确有此事,朕还在斟酌。”
柔妃立刻上前,执起宣帝的手,语气温柔却带着一丝急切:“陛下,叶云此人,臣妾也深入了解过。”
“他智勇双全,确是百年难见的绝世奇才。”
“如今他在大宛,手握重兵,若是能将其笼络回朝,对我大宁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
“皇后娘娘的提议,臣妾以为甚是妥当。”
“封王,是恩宠,是肯定;赐婚,是羁绊,是牵挂。”
“双管齐下,臣妾相信叶云定会感念皇恩,回来尽心辅佐陛下。”
她话锋一转,似有深意。
“况且,泽儿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正需要叶云这样的贤才辅佐。”
“若叶云能回朝,定能成为泽儿的臂膀,为陛下分忧。”
宣帝听着柔妃的游说,心中思绪万千。
柔妃的心思,他明白。
她与皇后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夺嫡之争。
等宣帝打发走柔妃,又一阵香风袭来,宜妃也到了。
她身着一袭淡绿色宫装,小腹虽微微隆起,但依然身姿婀娜,楚楚动人。
“陛下,臣妾也听说叶云那事,特来为陛下分忧。”
宜妃的声音柔媚,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陛下,叶云对朝廷至关重要,臣妾也希望他能回到大宁,为陛下效力。”
“只是,臣妾担心,若是陛下直接下旨,强行召叶云回朝,恐怕会适得其反。”
“毕竟,他在大宛即将手握重权,若是陛下以强硬手段逼迫,只怕会让他心生不满,反而坏了大事。”
“臣妾以为,陛下不如先派人去大宛,探探叶云的口风,了解他的想法。”
“若是他愿意回朝,自然最好;若是不愿,陛下也可以许以重利,让他心甘情愿地为大宁效力。”
“最重要的是,要让他感受到陛下的诚意和恩宠,而不是让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
宣帝满脸不耐,摆了摆手,“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让朕再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