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也在一旁打趣道“原来公主离开了佛堂,还是有可爱的一面啊。”
众人一阵大笑,为这庄重的场合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息。
我坐在大殿的龙椅上,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左丞相刘文海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今日三位皇子诞生,实乃我大历国之大喜。这三个孩子眉清目秀,日后定是不凡之人,必将为我大理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赞誉和祝福之声。
宴会上,众人举杯欢庆,欢声笑语回荡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御膳房呈上的美食一道道端上桌,大臣们品尝着美味,纷纷称赞御厨的手艺。乐师们演奏着欢快的乐曲,年轻的舞女们在大殿中央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彩绸在空中飞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后宫的妃子们也相互交流着育儿经验,分享着为人母的喜悦。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往日的些许小摩擦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孩子们的啼哭声偶尔响起,却也为这喜庆的宴会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这场宴会持续了许久,直到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才渐渐落下帷幕。众人带着满心的欢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缓缓散去。
宴会结束后,热闹的喧嚣渐渐散去,我在太子戴寿宁和昶王戴寿昶的陪同下,缓缓返回御书房。
夜晚的皇宫静谧而深沉,月光如水般洒在宫殿的石板路上,给整个皇宫蒙上了一层银纱。我虽有些疲累,但心中仍被今日的喜悦所充盈,不过,身为帝王,也想趁着此时,与两个儿子好好聊聊。
踏入御书房,我轻轻坐在宽大的床榻上,示意他们二人也坐下。
我揉了揉太阳穴,脸上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尽显耐心地开口道:“今日皇宫如此热闹,你们心里想必也高兴。说说吧,对你们那几个刚出生的弟弟,有什么看法?”
太子戴寿宁闻言,微微欠身,脸上神色谨慎,恭敬地回答:“父皇,今日三位皇弟诞生,实乃皇室之福,国家之幸。儿臣定会尽到兄长的责任,关爱他们,护他们周全。”他回答得中规中矩,言语间挑不出一丝毛病,眼神中带着几分谦逊与恭敬,时刻保持着身为太子的稳重。
我微微点头,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毕竟身为太子,言行举止都代表着皇家的颜面,他这般得体的回应,正符合他的身份。
我语重心长地说道:“寿宁,你是太子,日后要肩负起整个国家的重任。不仅要治理好国家,也要维护好皇室的团结。我希望你们兄弟之间,能够兄友弟恭,互帮互助,切不可有任何嫌隙。”
戴寿宁连忙起身,郑重地行礼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不负父皇所托。”
昶王戴寿昶坐在一旁,一直静静聆听,此刻他微微向前倾身,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试探神情,目光紧紧盯着我,开口问道:“父皇,儿臣有一事不解。德妃白鹿所生的戴寿羽,与已故的孝献皇后之子戴寿宇同音不同字,不知父皇此举,是否对寿羽皇弟有着不同的期望?”他的声音不高,却在这静谧的御书房内格外清晰,眼神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我听到这个问题,微微一怔,短暂的沉默后,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我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心中思绪万千。
戴寿昶会有此疑问,倒也在情理之中,皇家子嗣的名字,向来有着诸多深意,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说明他心思细腻。
我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一抹慈爱之色,摆了摆手,示意戴寿昶不必过于纠结。
“寿昶,名字不过是个称呼,无论是寿羽,还是你们其他兄弟,在我心中,都是我的骨肉,我对你们皆寄予厚望,并无差别。”我缓缓说道,声音平和。
我看向他们二人,目光中满是期许:“你们都是我的骄傲,我希望你们能明白,皇家的荣耀,不是靠一人之力,而是靠你们兄弟齐心。日后,无论遇到何事,都要记得你们是血脉相连的兄弟,相互扶持。”
戴寿宁和戴寿昶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他们一同起身,向我深深行礼,齐声说道:“儿臣等定当铭记父皇教诲,兄友弟恭,共护皇室。”看着他们坚定的模样,我心中倍感欣慰。
窗外,月光依旧皎洁,洒在御书房的窗棂上。屋内,父子三人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
这一刻,没有帝王与臣子的威严,只有父慈子孝的温情。
两人退下后,我独自一人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寿宇、寿羽,这两个名字在戴寿昶的提醒下,我又想到了三妹,好在我和三妹还有戴灵汐这么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