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1章 小警察冯大田爱心泛滥,家里又多了一个女孩。(1/2)

军工冯大田受的苦是,驻守猫儿洞刘世雨,孙雨露的好几倍。

他没有写血书,也就没有参加000战斗,突击队名单里面没有他,他是农村兵退伍后不分配工作。

所以只有留下来继续服役,又是六年,他是食为天超市保安余建平的班长,才有以后发生的故事。

冯大田在派出所上班,从来没有用过枪,他知道一旦手枪里的子弹出膛,别人的生命轨迹会发生变化。

冯大田在金城市八一宾馆的那份资料,是经过充分准备,小学没毕业的冯大田写不出这样的文案。

就拿吴咏梅那个小女孩,是冯大田办的一个案子。

在双桥镇马莲村有兄弟两姓吴,每年七月十五是鬼节,要祭祀上坟,献羯羊。

兄弟两个每年轮流献羯羊,吴咏梅的爸爸是弟弟。

吴咏梅的大妈嫌弃吴咏梅的爸爸,献的羯羊比她家去年献的羯羊个头小。

贫穷导致心理变态,两个人为了小之又小的芥蒂,吴咏梅的爸爸一刀就把大伯大妈捅死了,一个背后挨刀,一个胸部挨刀。

吴咏梅的爸爸被绳之以法,吴咏梅妈妈离家出走。

而吴咏梅被视为家族,视为灾难之祸星,整个家族迁怒吴咏梅,酿下人生苦酒,上演人间悲剧。

我们的愚昧与古人何其相似:“一尺布尚可缝,一斗栗尚可舂,兄弟二人,却不能相容”。

一幕惨剧的发生有因就有果,贫穷这层膜,把心脏禁锢的如囚笼里的鸽子。

尽管如此爱怜鸽子,囚笼的信鸽放出去必定迷失方向,鸽子也不会存活。

冯大田和同事到马莲乡办案去了,到了吴咏梅爸爸杀人的戈壁荒滩现场,那是惨不忍睹。

吴咏梅叔叔心脏还渗着汩汩血,遗留的血迹滴洒在戈壁青石上。

冯大田脑中瞬间,以为是他又当兵,回到那拉山口,背战友的遗体。

他恍惚间,感觉这不是,是在西河县双桥镇马莲村,处理杀人犯吴二的现场。

他把杀羊刀装在档案袋,又把跪在地上抱着哥哥吴大遗体的,吴二拷上手铐,等待刑警队勘察犯罪现场。

其他的至亲如鸟兽散,荒滩上不见一个人影。

冯大田用眼睛余光勘察坟场周围,芨芨草好像有野兔。

不对,他仔细一瞧,芨芨草堆里有个小女孩。

冯大田看到吴咏梅的第一眼,只是吴咏梅趴在芨芨草丛,吓得蜷缩在草丛里发抖。

冯大田走过去,把吴咏梅抱出来,他好像又回到了八五年,在那拉山口塌方的猫儿洞掩体里,把战友抱出来,让他记忆犹新。

所以在金城市八一宾馆大厅,他把吴咏梅神话了,说是一个爱学习背着书包,挖甘草生活孤苦无依的小女孩。

其实吴咏梅是一个亲人互相伤害,最后又遭到亲人,抛弃的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

又过了一年,吴咏梅的爸爸准备枪毙,要通知家属签字,这是一个程序。

所以冯大田又到了马莲村吴二的家,看到七岁的吴咏梅蜷缩在屋里的冷炕上。

七岁吴咏梅看见警察冯大田吓得发抖。

一个七岁的孩子是不能签字的,看到自己的同类受难,恻隐之心人人有之。

冯大田又把吴咏梅接到了派出所,他就这样认识吴咏梅的。

并不是吴咏梅在花草滩挖甘草,看见警察冯大田丢下书包就跑了。

那本语文书也是在吴咏梅家里,搜查证据,顺便冯大田翻出了吴咏梅书包,拿的语文课本。

今天是捐款动员大会,西河县双桥镇派出所长冯大田讲话。

他开始说实话了,说话有点不文雅:“他妈的,上星期我到金城市,路过一家音乐用品商店,给儿子多多(冯大田是小学文化,要让儿子多多学习,儿子小名多多)买一个小号,我以为就是几十元。

要是在西河县城我把小号拿在手里,用嘴吹吹,过一下瘾,可那是金城市,我幸亏没有拿,一问价格六千二百元,那是我差不多整整半年的工资。

如果我用嘴吹了小号,我人都丢大了,出不了音乐用品商店门,老板一定要让我买。

这些废话我就不说了,老王,还有老张都是从基层过来的。

知道我们小县城警察找一个有工作的老婆,比国家探月计划还难。

派出所好多都是单职工家庭,收入少,你们也要养家糊口。

不过那些孩子的确也可怜,就拿我来说,我在147团4连,除了我不敢和战友刘世雨比。

我也是第二个冲上那拉山口阵地的人,我说这话你们也知道,打仗人死了就死了,那是为国家牺牲。

给你们吹我过去的经历,也没有多大的意思,打仗没有那么多感情煎熬。

你说马莲村那个杀人案,那种情况就惨了,那个杀人犯吴二的孩子吴咏梅。

他的爸爸在坟上就为祭祀,给父母上个坟,磕个头,可兄弟两个,为祭祀献的羯羊,个头大小,两兄弟心存芥蒂,大开杀戒,亲人之间互相伤害。

吴二就把他的哥哥嫂嫂捅死了,检察院可好,在法庭上提出公诉,动动嘴皮子,杀人犯吗,谁都会判,是死刑,然后法院拍个照,提取留存,刑警队验明正身,程序是公平正义,罪犯得到了严惩,可以告慰吴大。

可是吴二的老婆也跑了。

检察院他们拉完屎就走,留下擦屁股,通知死者家属的事情,交代给我们双桥镇派出所。

这种事情谁也不去,我硬着头皮到马莲村那个孩子的家里。

孩子吴咏梅就是一个灾星,蜷缩在家里冷炕上,没有吃,没有喝。

还要受到家族里的侮辱,欺凌。

你们说要是你们的孩子怎么办?

我老婆骂我爱心泛滥,我就发一次善心。

“哎”养一个孩子就是费心。

我说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了,家庭有困难的暂时克服一下,能捐的就捐,不能捐的就不捐。

其他的废话少说,那些讽刺挖苦多捐款同事的人,我知道了,别怪我冯大田眼珠子深,翻脸不认人。

冯所,那我们捐多少?

我和张教导员商量了一下,我们一个是所长,一个教导员,都是领导,觉悟高,捐一千元。

你们就少捐点500元。

别小看这五百元钱,对一个老板可能就是宾馆早餐一碗牛肉面钱。

可是对西河县一个家庭而言,就是一个孩子一年的牛奶钱,五百元是一笔不小数目。

冯大田说完了,派出所张教导员又说开了,我补充几点:“冯所长说的话,我完全支持,你们都是从基层过来的,政治教育我给你们读《建设》你们都不爱听,你们也知道我们县的状况。

虽然我们警察辛苦一点,好歹也有一千多元的工资,加上加班费,出差补助,当然这不是人人都有。

大家也知道,我们县又不是一两个像吴咏梅这样的孩子,那些挖甘草,捡拾发菜的蓬头垢面的孩子,全县也有好几百。

大家外面可不能胡说,讲点纪律,只能按文件说是极个别的孩子,为这些孩子献爱心,就当是五百元买了一炷香,烧了高香。

我们和冯所长一样做就行了,你不想做,就闭嘴。

多捐的我也没意见,到建行要一个账号,打在财政局的扶贫教育款账号上。

我打听了一下,捐款在我们贫困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