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80毫米高炮体型巨大,所以相应的底盘必须加大。
因此,安义手上现有的各种坦克底盘无法为这门180毫米口径的高炮进行适配。
对此,军工部门为这款高射炮特地设置了一款极其特殊的底盘,该款装甲底盘宽度为3.2米,长度为7米。
这个尺寸的底盘虽然比t-34坦克要大一些,但是对于拥有一门180毫米火炮的装甲车辆来说,这个底盘属实是有一些小了。
颇有一些小马拉大车,啊,不是,是小车扛大炮的意味。
安义麾下的军工部门倒不是弄不出更大的装甲底盘,而是体型再大一些的装甲底盘,通过性就太差了。
以安义领地内的道路为标准,一条双向车道,其宽度为七米,单向车道则为3.5米到3.75米之间。
而该型装甲底盘的宽度已经达到了3.2米,基本上是单向车道和双向车道可以通行的极限了。
同样的,该款装甲车辆在光明之域同样会受限于道路的宽窄。
光明之域的双向马车道宽度仅仅只有四米左右。
而双向马车道路是光明之域内最为普及的道路,当然更宽的道路也有,可是普及率太低,基本上作为该装甲车辆行动时的路线选择。
尽管更宽更大的装甲底盘更加适合这门180毫米高炮,可这就意味着该炮公路行动能力将会遭到严格的制约。
不单单是公路,铁路也是如此。
大多数情况下,像坦克这种装甲车辆,其发动机寿命有限,为了尽可能的延长坦克的使用时间,在进行长距离战略机动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火车进行运输的。
而火车车厢的宽度一般在2.8米到3.3米之间。
由于180毫米高炮重量惊人,在装甲底盘体型受限的情况下,军工部门不得不对该款战斗车辆进行减重。
首先,该款战斗车辆大幅度削减了防护的装甲。
该款战斗车辆左右两面和后面这三个方向的装甲,基本上和裸奔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厚不过只有十几毫米而已,大部分厚度只有几毫米。
虽然使用的是高强度合金,并进行了渗碳处理,但是受限于装甲厚度,最多也就抵挡一下五级黑兽的骨刺攻击。
该型装甲车辆正面装甲依然可以达到等效90毫米的倾斜装甲。
此外,该型车辆还没有顶部装甲,属于敞篷状态。
之所以是敞篷状态,是有三点考虑。
一,自然是为了减轻重量,增加战场机动性。
为了将这门180毫米高炮伺候好,整辆战斗车辆基本上是以火炮为核心进行建立的,而这就导致了军工部门在进行制造的时候,必须在防御和机动两方面做出选择。
要防御就得放弃机动,要机动就得放弃防御。
军工部门选择了机动性而将防御性选择性忽视。
第二则是为了让该门火炮更好的使用。
虽然整个战斗车体长度达到了6.5米,可是180毫米高炮,55倍镜,但是炮管长度就已经达到了9.9米。
如果加上其他配件,整门火炮炮管长度已经超过了十米。
而为了应对该炮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该装甲车辆后部是直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