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么干,是因为他安插在秦关的密报,把知道的经过都说了一遍。
从蜀王在刚到陕州的时候,就当着陕州官员们的面,圈踢了一顿秦关守将。
还有蜀王去秦关守将家找茬,最终真的找出不少罪行来,并且逮捕了秦关守将。
包括杨勇拿着秦关守将的令牌调兵围攻驿站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在李世民看来,这个逆子正如当初自己不让他离开皇宫的时候,对逆子的评价一样,爱闹事。
更是让李世民破防,还是破了大防的就是。
因为当初李恪跟李世民要“大唐第十三卫大将军”的时候,李世民就把李恪的第十三卫大将军,安排到了李孝恭的名下。
当时按照来李世民的想法来说,整个大唐北方都是自己打下来的,那些镇守各地的守将都是受到了自己恩惠。
即使逆子真的找茬,这些受到自己恩惠的守将,不看僧面看佛面,肯定不能跟逆子计较。
所以当初李世民是担心逆子南下,去了南方之后,被那些没在自己这个,前“天策上将”手下受到恩惠的守将为难。
这才想着把逆子安排在李孝恭的名下,希望那些人给李孝恭一点面子,别和逆子计较,毕竟还是九岁的娃娃。
可是自己的逆子连关中地区都还没离开呢,就被受到自己恩惠的守将围攻了,怎么能不让李世民破防?
原本李世民看到这个密报的时候,是四天前,经过了四天,那个破防的心情也没了。
但是当李世民再次看到户部的金部司递交的这个公文,让李世民又想起了当时的心情,所以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同时,李世民也在想,怎么把这件事压下去,完全忘了刚刚李承乾在门外因为焦急,而扬言要杀了王德全家,还有李承乾刚刚很失礼的走到自己面前。
李世民现在的心情其实很复杂,因为他觉得,现在只有陕州一个地方出现了造反的事情,如果出兵去讨伐,肯定能打下来。
但是这样的话,就会让燕王李艺和他的同伙害怕。
燕王李艺即使害怕,也肯定还会继续造反,但他的同伙就不一定继续造反了。
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害怕,以及打草惊蛇,而中途退出。
真这样了,那就没办法达到李世民想掀起“贞观第二次政治风暴”的目的了。
但是户部的金部司的公文,已经传到了太子那里。
当初李世民是为了锻炼太子,让太子提前适应处理政务的日子。
所以当时让尚书省给太子看的奏书和公文,都不是很重要。
而按照大唐的政务处理程序来说,是一级一级的递交上去的。
如今这份公文已经被好大儿拿到自己面前了,就说明全皇城上下基本都知道了。
这个还怎么压下去?
想到这里的李世民,刚刚还是微微皱的眉,马上又加深了不少。
而父皇这个皱眉的表情,也让李承乾捕捉到,所以李承乾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就开口问父皇:
“父皇,你怎么看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