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宁二年九月十三
曾经辉煌一时、门庭若市的慈宁宫,如今有的只是冷清与孤寂,慈宁宫也易名大庆宫。
往昔的繁华好似一场缥缈的梦,随着朝代更迭,烟消云散。
如今,天下已为杨起所坐拥,内宫众人皆忙着巴结当今炙手可热的梅太后,又有谁会再去留意这位前朝徐太后呢?
大庆宫内,气氛压抑而沉闷。
一身素衣的刘皇后静静地站在徐太后身侧,她的眼神中透着几分无奈与落寞,
更多的却是复杂难辨的情绪。对面之人是她的侄女,陈可卿身姿袅袅地站着,神色略显拘谨。
徐太后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冷冷开口:“老太婆参见大秦端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这一声称呼,带着浓浓的讥讽意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
陈可卿闻言,赶忙双膝跪地,脸上满是惶恐:“还请皇祖母不要取笑孙女!”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哀求。
“呵呵呵呵!真是好笑至极,陈可卿!你配姓陈么?”徐太后冷笑连连,眼中满是愤懑,“你二叔待他杨起不薄,倾尽心力扶持,结果呢?
他杨起太贪心了,狼子野心,竟篡夺了这天下!还美其名曰禅让!哼!”说到此处,徐太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不甘。
突然,徐太后像是想起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事,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可卿,质问道:“我问你,他杨起有没有立景儿为太子?”
陈可卿跪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轻轻摇了摇头,声音低如蚊呐:“没有!”
徐太后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必须让景儿成为太子!
景儿这孩子聪明伶俐,又身具陈杨两家的血脉,还是杨起的嫡长子,他生来就该是这世上最尊贵的人。
我老太婆这么说,也是为你好。只有景儿成为太子,
日后登上皇位,你的地位才能稳如泰山!好了,可卿你起来吧!”
陈可卿缓缓站起身,心中五味杂陈。
这时,一直沉默的刘皇后,作为可卿的亲姨母,缓缓向前走了两步,目光中满是慈爱与忧虑:“可卿,你也别怪我们如此逼迫你!
如今瑀儿是陈家唯一的男丁,我们不敢也不能让他卷入这朝堂的纷争之中。
让他做个富家子弟,平平安安地活着,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所以,只有让景儿成为太子,以后君临天下,才不会对瑀儿这个舅舅有加害之心啊!”
陈可卿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姨母,可卿明白。只是此事重大,容我从长计议。
景儿虽为嫡长子,但宫中局势复杂,杨起心思难测,想要让景儿顺利成为太子,并非易事。”
徐太后哼了一声:“哼!有什么难的?你贵为皇后,掌管后宫,有的是机会。
杨起对你也算宠爱,你只需找准时机,在他耳边多吹吹风。”
陈可卿面露难色:“皇祖母,杨起生性多疑,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稍有不慎,便会惹来大祸。况且,宫中还有梅太后……”
刘皇后轻轻握住陈可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可卿,我们都知道此事艰难,但为了陈家,为了瑀儿,你必须尽力而为。
梅太后那边,你也需小心应对,不可与她正面冲突。
能拉拢便拉拢,实在不行,也绝不能让她抓住把柄。”
陈可卿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姨母放心,可卿明白其中厉害。
今日之事,我绝不会向外人提起半个字!
只是,还望皇祖母和姨母日后也莫要再提,以免隔墙有耳,徒生变故!”
徐太后微微颔首:“你心里有数便好!
这内宫之中,处处都是眼线,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要万分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