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皇帝的一声怒吼,犹如惊雷炸响,震得整个殿宇都似乎为之颤抖。他的双眼怒睁,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直视着永基,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太子之位,乃国之根本,岂是你这黄口小儿能妄加议论的?你如此骄纵狂妄,目无尊长,全然没有皇家子弟该有的谦逊与教养,真是朕的耻辱!”
皇帝的话语如同寒冰利刃,直刺永基的心扉。继后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惊恐地看着永基,眼中满是担忧与无助。随即,她连忙向皇帝磕头求情,声音中带着几分哭腔:“皇上息怒,都是臣妾教导无方,才让永基口出妄言,求皇上开恩,饶他这一次吧。”
永基此刻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他吓得脸色惨白,身子瑟瑟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硬是不敢哭出声来。他深知,自己的这番话已经触怒了父皇,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的目光又扫向永琪,语气中透露出几分责备与期望:“永琪,你身为兄长,本应起到表率作用,怎可因一时之差,忽略了那份血脉相连的兄弟情分?当差历练固然是好事,但莫要因此而疏远了手足之情。”
随后皇帝的目光如炬,再次落在永基身上,那眼神中带着几分威严与警示,仿佛要将永基的灵魂看穿。“朕还活着,正值壮年,这天下,这朝政,还轮不到你们这群乳臭未干的小子来操心!”他的声音洪亮,回荡在大殿之中,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永基的心上。
皇帝的目光中透露出对孝贤皇后的深深怀念:“况且,孝贤皇后才是朕的原配发妻,永琮才是孝贤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他才是朕心中最理想的继承人。”说到这里,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不容置疑。
接着,皇帝的目光变得凌厉,如同利剑般刺向永基:“你一个继后所出的庶子,竟还妄图染指太子之位,简直是大逆不道!朕的江山,岂能容你这等宵小之辈玷污?”他的怒声斥责,如同惊雷般在大殿中炸响,永基吓得浑身一颤,瘫倒在地,面如死灰,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
继后乌拉那拉氏见状,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恐与不甘。她上前一步,声音颤抖着说道:“皇上,永基是我的儿子……他虽非嫡出,但也是我十月怀胎,千辛万苦生下的骨肉啊!请您看在臣妾的份上,不要对他太过苛责。”
皇帝冷冷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讽刺与不屑:“朕记得永基出生的时候,你乌拉那拉氏还只是娴贵妃吧?什么时候,贵妃生的也成嫡子了?在朕的眼中,只有孝贤皇后所生的永琮,才是朕真正的嫡子!”
皇帝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刺继后的心脏。她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皇帝,嘴唇微微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永基瘫倒在地,面如死灰,身体不停地颤抖,仿佛听到了自己命运崩塌的声音。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压抑,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宫女和太监们吓得大气也不敢喘,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天颜,引来灭顶之灾。
皇帝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让大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永琪与永基都低着头,不敢直视父皇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惶恐。
继后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她跪爬到皇帝面前,双手紧紧抓着皇帝的衣袍,眼中满是祈求:“皇上,永基他……他只是年幼无知,他从未有过觊觎皇位之心啊!求皇上开恩,求皇上不要如此对待臣妾和永基!”
皇帝一把甩开继后的手,怒声道:“年幼无知?他已经不小了!况且,他若真的年幼无知,又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朕还没死呢,他就敢妄图染指太子之位,朕若真的不在了,他还不得把朕的江山搅得天翻地覆?”
继后被皇帝甩得倒在地上,但她依旧不死心地爬回到皇帝面前,哭喊道:“皇上,永基他真的是无辜的啊!臣妾可以发誓,臣妾从未教过他这些!求皇上开恩,求皇上不要废黜永基啊!”
皇帝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利剑,刺穿了继后乌拉那拉氏那故作坚强的伪装,直抵她内心的最深处。他冷冷地看着她,那双眼眸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仿佛要将她所有的尊严与骄傲都踩在脚下。
“你发誓?”皇帝的语气中充满了质疑与嘲讽,“你的誓言,朕还能信吗?你乌拉那拉氏,虽然出身名门望族,却心机深沉,手段毒辣。你的姑姑,那位‘贤惠’的先帝皇后,几乎让先帝绝嗣,这可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皇帝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刀片,一片片地割开继后心中的伤疤。她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双眼中闪烁着屈辱与愤怒的光芒。然而,她知道自己无法反驳,因为那些事情,确实都是她家族历史上的污点。
“当初,你为了爬上皇后之位,不惜残害皇嗣,构陷嫔妃。”皇帝的声音更加严厉,每一个字都像是锤子,重重地砸在继后的心上,“你以为你的手段高明,可以瞒天过海?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继后乌拉那拉氏咬紧牙关,努力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她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绝境,无论如何辩解,都无法改变皇帝对她的看法。她只能默默地承受着皇帝的指责与嘲讽,心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
“如今,你又想让你的儿子登上皇位。”皇帝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愤怒,“真是蛇蝎心肠!你乌拉那拉氏,为了权势与地位,竟然不惜牺牲自己儿子的幸福与未来。你这样的母亲,真是让人唾弃!”
皇帝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大殿内的黑暗。继后乌拉那拉氏终于崩溃了,她瘫坐在地上,双手掩面,泪水从指缝间滑落。她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完了,无论是地位、权势还是儿子的未来,都已经被她亲手葬送。
然而,皇帝并没有因为继后的求情而宽恕永基。他深知,这次的惩罚不仅是为了纠正永基的错误,更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威严和秩序。
永基瘫坐在地上,听着皇帝和继后的争吵,心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陷入这样的境地。他只是想得到父皇的认可和宠爱,却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大的麻烦。
皇帝看着永基那懦弱无能的样子,心中更是失望透顶。皇帝一挥衣袖,转身背对着永基和继后,语气冰冷地吩咐道:“来人,将十二阿哥带下去,禁足一个月,让他好好反思自己的过错。
至于继后,你也好好反省一下吧,身为后宫之主,你不仅没有教导好皇子,还纵容他胡言乱语,朕暂时剥夺你管理后宫的权力,由皇贵妃馨澜暂代。”
侍卫们应声上前,将永基架起,准备带他离开。永基挣扎着回头,眼中满是不甘与绝望。他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竟然会换来如此严厉的惩罚。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他知道自己这次闯了大祸,不仅失去了父皇的宠爱,还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而继后则更加悲惨,她不仅失去了管理后宫的权力,还面临着皇上的冷落和责备。她知道自己无法再为永基求情,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痛苦与无奈。
皇帝看着永基和继后被带走,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他知道,这次的事件不仅是对永基和继后的惩罚,更是对整个皇室的警示。他必须让所有人明白,皇权是不可侵犯的,任何挑战皇权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皇帝沉吟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随即大声宣旨:“传朕旨意,五阿哥永琪,性情桀骜,需加磨砺,即日起闭门思过,无诏不得出!七阿哥永琮,乃孝贤皇后所出,品行端正,恭敬谦逊,特册封为贝勒,赐封号‘哲’,即日入户部学习,为朕分忧解难!”
旨意一出,御花园中一片寂静,众人皆屏息以待。五阿哥永琪闻言,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与愤怒,但碍于皇威,只得勉强压下心头的不满,躬身领旨。
而七阿哥永琮,则是满脸喜色,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得此殊荣,册封为贝勒,还入了户部学习。他深知,这是父皇对他的肯定与期望,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努力学习,不负父皇所托。
太后闻言,也是满脸笑意,她拉着永琮的手,慈爱地说道:“永琮啊,你可要好好努力,别辜负了你父皇的期望。哀家相信,你定能成为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贝勒。”
永琮恭敬地回道:“皇玛嬷放心,孙儿定会铭记父皇与玛嬷的教诲,努力学习,不负所望。”
皇帝看着永琮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也是一阵欣慰。他知道,永琮是个可造之材,只要好好培养,日后定能成为大清的栋梁。于是,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可以退下了。
众人领旨谢恩,纷纷退出御花园。而皇帝则站在原地,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思量着大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