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刘邦不能理解、感到疑惑的是,“这才第六个皇帝,北宋的情况怎么就能恶化到这个地步?”
思来想去,他想起来了一件事:在宋太宗在位期间,北宋就曾经爆发过规模非常大的起义。
宋太宗时期。
这莫不是在证明,从建国开始,北宋其实就存在巨大的问题,所以,在才到了第六任皇帝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北宋的问题就如此严重。
土地问题……看样子,北宋相当多的土地——刘邦甚至可以猜测,是不是六七成甚至七八成,都在大族的手里面……北宋开国的时候,是怎么划分土地的,相关的政令又是什么??
【当然,我们可以说一句,北宋的土地问题演变至今,和开国时期的情况脱不开关系。】
【众所周知,北宋是不抑兼并的。】
【这一点,和其他的王朝截然不同。】
【不管很多人如何说北宋不抑兼并,但是百姓们也有多种多样的手段来谋生,并不需要完全依靠土地,北宋时期市场经济发达……之类的话,都不能改变,在封建时期,土地,就是大多数人的核心财富所在这个道理。】
【这是因为,生产力并没有出现突破,大家还是处于农业社会而非工业社会——在农业社会,不管什么经济或者其他,土地就是个根本。】
【而北宋开国时期,就直接采取了不抑兼并、田制不立的政策,默许甚至鼓励权贵大族们扩充手中的土地面积……这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这样的政策之下,普通百姓的日子就难过了——底层百姓很容易一无所有,生活困苦,活不下去,然后爆发起义。】
【同时,对于朝廷而言,地方大族势力不断膨胀,土地越来越多地落到了大族的手中,这也推动了朝廷能够收到的赋税越来越少,最终爆发财政危机。】
赵匡胤神情中有些无奈。
他难道不清楚没有土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吗?他非常清楚。
他也知道,如果不抑兼并,土地很轻易就会集中到权贵和大族手中,然后普通百姓失去土地……只不过,大宋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消化这些百姓,那就是把他们变成佃户。
比起前朝,大宋如今的佃租佃户的制度已经完善了许多,不是一个不能采用的手段。只要这些百姓还能佃到土地,还能继续活下去,那没有自己的土地也就没有了呗。他们只会想着,等到自己有钱了,再去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