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室透认为,枡山汽车集团应该是.......
FBI在日本的卧底!
哪怕不是FBI的,也是CIA或者其他情报部门的卧底!
原因很简单,既然朗姆让自己对枡山汽车集团进行调查,那就说明对方肯定不是组织的人。
其次,对方也肯定不是日本公安部门的人,安室透不至于连自己人都分不清楚。
那么,枡山汽车集团就只有可能是其他情报部门的了。
至于他们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是为了组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日本内部安插一个钉子。
各个情报部门之间,本来就是相互利用,同时也相互攻击的。
或许因为组织的原因,让他们其中的一部分短暂的联合在了一起。
但是,能够在其他国家安插钉子,这帮家伙是肯定不会错过的。
安室透十分肯定这一点。
回头想来,那位枡山汽车集团的董事长,起家的时候,的确是显得太过于容易了,仿佛对方本来就已经有了不俗的资产。
并且他出手极其果断,好像是完全不畏惧失败一样。
这一切无不说明了,这位枡山董事长,一开始就是有背后势力在支持,扶持他的。
如此说来,朗姆让自己调查枡山汽车集团的目的,也就变得十分清晰了——
枡山汽车集团作为另一个情报部门安插在日本的钉子,肩负着探查组织,以及日本公安情报的重任。
如今,对方想必是已经查到了组织的一些东西。
对于这一点,安室透也有办法证明。
他这么想着,把目光投向了那一沓的资料上。
安室透伸出手,从资料里面抽出了其中的几份资料。
这几份资料的内容,全都是关于前段时间,东京都发生的几次重大舆论的。
第一次米原晃子的舆论,对警视厅造成了巨大的声望影响。
并且,舆论一环接一环,最后的目标竟然直指警视厅的刑事部长,小田切敏郎。
安室透的嗅觉十分敏锐,他从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他明白,这些舆论一定是有人刻意推进的,包括对于小田切敏也的报导,也是对方有意为之。
这个在幕后推动的人会是谁呢?
安室透猜测,这个幕后黑手,有极大概率是组织!
他可是没有忘记,前段时间组织的东京分部集体外出了一趟,然后在这个期间,舆论就爆发了。
水无怜奈也告诉他了,组织要去实施一个秘密计划。
安室透一开始并不清楚计划是什么,但是等到舆论爆发之后,他便瞬间明白了。
这就是组织的计划!
当安室透洞察到这一点的时候,哪怕是他也不由得为策划这一切的人发出赞叹。
这个计划,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因为这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哪怕你知道了我要做什么,但是你又能怎么样?
我摆出来的东西,全都是事实,随便你怎么查,都是真的。
包括对于小田切敏也的指控也是一样的,那些报纸本就是捕风捉影的玩意儿,事后发现错了,也不会有人在意。
但是小田切敏郎的名声可就是一次,完了就是完了。
知道了第一次舆论的幕后黑手就是组织,第二次舆论也就不难猜了。
可是,这一次的舆论,联合之后的情况,却让安室透发现了一丝丝的不自然。
组织第二次的舆论风波,比起第一次来显然是差了不少档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