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邢氏和王熙凤的心提了一整天。
贾珠头发白了大半的事,有太多人看到了。
李氏还动了胎气。
如今……
王熙凤焦急的让人打听着两边人回来的情况,难得的,邢氏体贴她,不仅没让服侍,也没用话拿捏她。
当然,身为伯娘,她还很尽责的往梨香院去看了看李纨。
贾敏和贾玟收到这边消息,赶来的时候,她才出梨香院。
“大嫂,到底怎么回事”
贾敏走的很急,丫鬟们说的不清楚,这一会,她只知道,母亲和东府的大嫂带着吐了血,头发白了大半的侄子贾珠出门了。
“嘘”
邢氏往安静的梨香院看了一下,“可别问了,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只恍惚听说是二弟和二弟妹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贾敏:“……”
贾玟:“……”
两人的心都是一沉。
什么样的事,要瞒得这么紧
只能是丑事了。
两个人互望了一眼,一时都不知道该说啥。
“李氏也是可怜,才怀了孩子。”
邢氏叹了一口气,“如今好不容易睡安稳了,你们要看她,就迟些过去。”
现在去,扰着她也不好。
“听大嫂的。”
贾玟点头,“大嫂,珠儿的头发真的……”
“是啊!”
邢氏叹气,“孩子是好孩子,尽被那不省心的爹妈给连累了。”
贾赦挺疼他侄子的。
那孩子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她很不得脸的时候,对她都是一样的恭敬。
邢氏珍惜每一个对她好的人,“老太太昨儿也一夜没睡,今儿到现在也不知怎么样呢。”
贾琏正在关键时候,她可怕老太太倒下了。
邢氏一直都听说,贾琏那个官,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记着。
“两位妹妹,要不我们一起到老太太屋里等一等”
她难得的操心老太太的身体。
“……行啊!”
贾敏笑得有些难看。
三个人一起往贾母院去的时候,却不知道,不远处的薛姨妈,已经收到了掌柜的传信。
养小叔子啊!
薛姨妈急的不行。
她姐这是疯了吗
这样的话,是随随便便就能说的吗
她女儿宝钗还在宁国府上学呢。
薛姨妈让身边的丫环同喜赶紧去宁国府,找由头把宝钗叫回来商议。
这事一个不好,整个贾家都得臭。
所有女孩子的名声,都得受影响。
薛姨妈还指着女儿进宫呢,哪里舍得她被旁人连累
“妈,您哪里不舒服”
听到母亲生病,宝钗急急的请了个假,就赶了回来。
“唉”
看到女儿,一直不安的薛姨妈心定了些,但让她把沈氏养小叔子的话说给女儿听,她又实在说不出来。
女孩子家家的,可不能太污了耳朵。
“也没什么事,就是我这头儿,疼的很。”
还是晚上跟儿子商量吧!
儿子在学堂上学,影响不会太大。
但宝钗真的不能去上学了,“你回来,正好帮我捏一捏。”
宝钗:“……”
就这
同喜说的那么急。
“妈,到底什么事”害她心慌慌的跑回来,“您是不方便跟我说吗”
“……是!”
女儿太聪明,薛姨妈犹豫了一下,就点了头,“还是事关名声的,你们这学啊……,大概也上不了多久了。”
什么
薛宝钗大惊。
什么样的名声问题,能让她们都不能在宁国府上学呀
沈夫人那么厉害,皇后娘娘隔几天,就让人往这边送东西呢。
“妈,是……沈夫人有事吗”
“……”
薛姨妈没说话,只点了头,“你还不知道,他们昨天就闹了。”
贾珠的事,她犹豫了一下,到底没有马上说。
“你先请个假,在家待两天,若是没事,就再回去上学。”
宝钗:“……”
她感觉她娘太天真了。
在人家有难的时候他们避了,等人家好了还能要你
“妈,请假的事还是先等等吧,林姑娘也在那里读书呢。”
别的人也就罢了,不是贾家人就是依附贾家的,但巡盐御史之女就不一样。
沈夫人的名声真出了问题,并且要连累家族中的女孩,四姑奶奶贾敏不会坐视不管。
“您还是先跟我说,沈夫人具体怎么回事吧!”
这样让她猜,不是为难人吗
“外面道听途说的可千万不要信。”
宝钗道:“我在宁国府上学,沈夫人为人很好的。”
只荣国公主一事,就足以让天下人记住她了。
宝钗学识很好,但一直以来,她都不知道学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
女子不能科举,所有一切都要依附男子。
学多了,心大了,有时候看哥哥的心态都不对。
但哥哥又对她很好。
以至于宝钗有时候都觉得是书让自己移了性情。
她开始认同于王家的女子无才便是德。
但她又喜欢书,爱读书,很多时候也想和姐妹们一较高下。
这就加重了她的矛盾。
这种矛盾直到沈夫人干脆利落的处理荣国公主之事。
她让她看到身为女子,多读书,读好书有多重要。
“就比如她之前的悍妇之名,您看如今还有几个敢那么说”
宝钗生怕她娘被人误导了,“可能皇上和朝中好多大人都愿意她能更悍一点。”
薛姨妈:“……”
好家伙,她居然无言以对。
“妈,您还不能说到底怎么了吗”
“……有些话不是你现在能听的。”
薛姨妈叹了一口气,道:“我只告诉你,你姨妈又闹事了,她这次污的是沈夫人的名节。
因为这,你表哥贾珠都吐血了,昨儿还好好的头发,今天白了大半。”
什么
薛宝钗震惊不已。
自入荣国府以来,大表哥贾珠给她的感觉一直都很好,他好像是她愿望里最完美的哥哥。
姨妈和姨夫不在家,大表哥撑起了他们一房。
为防他们住着不自在,还每隔几天就过来陪妈说一会话,问问哥哥的读书情况。
哥哥因为大表哥,近来吃过晚饭也都会跟妈和她说一会话。
先生的、武学老师的、同学的……
宝钗无数次的庆幸他们进京了。
若还在家里,无人管教的哥哥真的会越发的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