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8章 北风急(1/2)

第848章北风急

杨沅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齐鲁大地上彻底打起了游击战。

前往即墨的路上重兵云集,杨沅便斜刺里穿过安丘,直奔诸城,看样子要往日照去了。

结果当兰陵方向的金兵压上来的时候,杨沅已经逃之夭夭了。

一时间,各路金军还没搞清楚他钻去了哪里,益都总管府兵马总管撒答牙森力,便接到了益都兵马副总管张熬的紧急求援军书。

杨沅又回去打益都(青州)了。

张熬手上此时兵马甚少,因为青州主力都被撒答牙森力带去抓杨沅了。

抓到杨沅,拜王封侯啊!

张熬也就是个汉人,才没抢到这差使,他被撒答牙森力硬逼着留下来守城。

区区五百多人,还守什么城啊,张熬直接弃城跑了。

杨沅率人杀进了青州城,衣问题解决了。

等撒答牙森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回青州,杨沅已经出现在淄州附近。

济南府先前已经沦陷在辛弃疾手中一回了。

听说义军再次出现在淄州,济南尹慌的在城里挖起了战壕。

他打算一旦城破,就与义军展开巷战。

各路金军也担心济南府再次丢失,那对金国的打击实在太大。

他们更担心杨沅直接去燕京,虽说他一定打不下燕京城,可是丢人呐。

因此山东东路兵马总管温古孙额都和南京路兵马大总管杨棠,急急忙忙增强济南府方向兵力。

其余兵马也从各个方向扑向杨沅义军。

结果杨沅掉回头来,再次打进了青州城。

撒答牙森力和张熬都要气哭了。

我青州府何德何能啊,竟让你大宋燕王四顾青州。

撒答力森力和张熬垂头丧气地去向额都请罪。

额都现在懒得追究他们接连丢失青州城的罪责,忙着调兵遣将呢。

这回额都觉得有点摸准杨沅的打法风格了。

他能对青州连使三次回马枪,那他有没有可能再袭即墨呢

呵呵,幸好老夫机警,即墨方向的守军始终没有抽调走一兵一卒。

山东地面上,现在还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了。

杨沅不肯与之决战,领着一群泥腿子只管东奔西走。

齐鲁大地如此广袤,金军虽然重兵云集,也不可能围的铁桶一般。

杨沅、辛弃疾所领义军,基本上都是山东好汉,地形熟悉。

他们又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每每能在大军合拢之前,跳出包围圈。

金国皇帝完颜亮这时也拿出了大国君主的气派。

他公开喊话:“请燕王到燕京来,朕当亲迎之!

燕王,合该是我大金燕京之王!

他来,朕迁都南京(开封),燕京让与他!”

喊完了话,他便对额都下了一道密旨。

密旨的内容除了额都本人,别人都不清楚。

据说,骂的可脏了。

虽然义军解决了冬衣问题,也夺得了一些马匹,状况比刚下髻髻寨时要好,但是整天疲于奔命,也是精疲力尽。

但辛弃疾却是无怨无悔。

他说,“士为知己者死!堂堂燕王,孤身入险地,救我义军回归。

我辛弃疾这条命,卖给他了!”

辛坦夫甘心为杨沅卖命,张安国却是越来越不满了。

他原来做大盐枭,三进三出的大宅子,娇妻美妾,仆从如云,何等逍遥。

之所以跟着辛弃疾反了,一则他是私盐贩子,是“六千会”成员,见不得光的。

辛弃疾反了,他不反又能怎么办

另一个,他也是不看好日薄西山的大金国。

他现在虽然是锦衣玉食,可也不过是一个地方豪绅。

大宋要大举进攻金国,发起收复故土之战了。

如果他此时揭竿而起,那他是不是也能得个大官儿做做

谁料,赵官家只管唬弄人,派来个杨沅也是不济事的。

虽然名头挺唬人,可你单枪匹马,能敌得过在齐鲁大地上各处扫荡的七八万金军

只不过,这番话他不敢对辛弃疾说。

杨泽现在又成了杨沅的亲兄弟,他便只能找机会试探贾瑞、邓浔等将领的口风。

渐渐的,张安国发现邵进与他看法大体相同,两个人便愈发亲近起来。

金国这边的情形,宋国那边自然不会一无所知。

机速房现在的侦伺重点放回了金国,金国消息通过秘密渠道,不断传回大宋。

如此一来,“闭门思过”的晋王赵璩按捺不住了。

所谓“闭门思过”,本来也就是一个好听的由头,哄哄人的。

只要你不在人前大摇大摆,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也就算了。

但他在大朝会的时候,跑到金殿上去了。

赵璩把燕王在金国如今九死一生的局面说了,要求朝廷立即实施援救。

可是,如何援救

为救一人而葬送无数人吗

这个观点一出来,晋王顿时大怒。

“这一人,正是为了无数人身陷金国,朝廷今日不救燕王,不怕寒了天下人心到那时,谁来救我大宋”

东宫属臣自然据理力争。

其中更有人拿出完颜亮公开招揽杨沅的消息来搪塞晋王。

他们说,杨沅眼见大势已去,已然投降金国,被封为金国的燕王,去中都燕京享福了。

据说,完颜亮还要把胞妹梁国公主的女儿徒单氏许配给杨沅为妻。

赵璩还真的很少和别人吵架,一下子就被带歪了。

于是,双方就杨沅有没有投敌,有没有做完颜亮的外甥女婿,激辩的口干舌躁。

等赵璩回过味儿来,小皇帝已经一声“退朝”,拂袖而去。

赵璩追到丹陛之上,便被小皇帝的内侍总管拦住了去路。

“请晋王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懿旨,回王府去,闭门思过。”

晋王被强行带回了王府。

皇宫里面,小皇帝刚回御书房,几位东宫心腹便纷纷赶了来。

赵谌道:“官家,方才在殿上,可发现朝堂之上有些不同寻常”

小皇帝一愣:“先生,有何不同寻常”

赵谌道:“臣在御座屏风后面,一直听着呢。

从始至终,臣不曾听见魏良臣、陈康伯、陈俊卿等宰执言语。”

赵愭想了想,喜道:“这不正说明他们也不认可王叔的荒唐之言

倒是张浚、杨存中等人有些不识进退。”

赵愭沉下脸来:“他们竟然赞同燕王所见,朝廷现在能大举伐金吗

简直是不知所谓!”

赵谌摇了摇头:“官家,臣之所虑,正在于此。

满朝臣工,支援晋王,赞成出兵营救燕王者,三分之一。

缄口不言,做壁上观的,三分之一。

以我东宫旧臣为首,反对晋王之论的,三分之一。”

赵谌说到这里,满面忧色,缓缓道:“那缄口不言的,究阄是不认可晋王所见,还是对官家已经心生不满了呢”

赵愭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流岚小说网 . www.hualian.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流岚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